暴雨來襲 收好這份避險手冊!
來源:綜合新華網、人民網、中國天氣網、中國水運網等
7月18日夜間起,雨水將再次光臨我國,此次降雨過程局地累計降雨量較大,西南地區東部、黃淮、蘇皖北部等地需警惕強降雨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同時此次降雨也會給四川東北部、重慶北部、湖北西部、陜西東南部、河南西南部等地“解解渴”,對緩解其高溫和旱情等十分有利。但在山區,暴雨易誘發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在平原、地勢低洼的地方,暴雨易誘發內澇、中小河流洪水。暴雨來臨時,我們應該怎么預防?
一、什么樣的降水屬于暴雨?
暴雨是指降水強度很大的雨,我國通常規定,每小時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連續12小時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時降水量50毫米或以上的雨稱為暴雨。
大暴雨 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時降雨量 24小時降雨量 24小時降雨量
50-99.9毫米 100-249.9毫米 250毫米以上
二、暴雨是如何形成的?
暴雨形成的過程相當復雜,產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條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斷的水汽、強盛而持久的氣流上升運動和大氣層結構的不穩定。鋒、氣旋、切變線、低渦槽、臺風、東風波和熱帶輻合帶等大中小各種尺度的天氣系統和地形的有利組合可產生較大的暴雨。
我國季風氣候特征明顯,夏季風爆發和盛行期間是我國的雨季或汛期,此時冷暖空氣交匯頻繁,暴雨中尺度對流系統發展活躍,導致暴雨頻頻發生。因此,夏季是我國暴雨最頻繁的季節。
三、暴雨來了要防什么?
首先,要防暴雨的直接危害
1.淹沒房屋等建筑,危害生命和財產安全。
2.阻礙交通,可能導致交通事故發生。
3.地下停車場、地下室進水,造成財產損失。
4.淹沒農田,導致作物減產減收。
其次,要防次生災害
比如地質災害、城市內澇、漏電觸電、食物中毒、物品霉變、蚊蠅滋生等。
四、暴雨避險防御要點
暴雨常導致洪澇、滑坡、泥石流等災害,會給國民經濟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嚴重危害。我國每年因暴雨而傷亡的人數以千計,經濟損失達數億元。因此,遇到暴雨過程,需要科學防范,把損失降到最小。
走路一族
出行突遇暴雨,應及時到安全的室內避雨,積水漫進屋內,應及時切斷電源。
盡量結伴而行,切忌冒險涉水。
避免與金屬物體接觸,防止觸電。
不要在高樓或大型廣告牌下躲雨,避免墜物砸傷。
如遇強降雨,盡量不要乘坐地下交通工具。
如在下雨天不得已必須外出,這4種方法可增加安全系數
1、注意觀察
若下水道并蓋打開,大量地表水會形成漩渦;如下水道內水來不及排走,會在地表形成小噴泉。一定要仔細觀察,避開漩渦噴泉。若在電線桿附近時感到腳下發麻,應立刻止步后退。
2、重心后置
雙臂前伸,重心放在后腳上,前腳伸出,用腳尖左右掃動,確認前方是平地,雙腳試探前行。
3、用工具探路
如條件允許,可找來木棍或長柄雨傘等直立插入水中探路。
4、結伴同行
如果有兩人,可一人在前探路,另一人雙手抓緊前者褲腰部位,前腳虛、后腳實地跟著前進。
開車一族
雨中行車小技巧
雨天行車要減速慢行,防止車輛進水,盡量避免駛入積水區和地勢低洼區。
如車輛周圍已經形成積水,立刻離開車輛到地勢較高的地方。
如果積水尚未堵住車窗,抓緊解開安全帶打開中控鎖,搖下車窗逃生。
若車體被整個淹沒,就要利用身邊的防盜鎖、羊角錘等工具破窗逃生。
如果車輛被水圍困,應盡快棄車逃生。
開啟霧燈和示廓燈,保持好車距,車速不要太快。
切勿駛入立交橋的底層或下沉式隧道中。
如水深只淹沒少半個輪胎,可以掛一擋,穩住油門,低速直行,一氣通過。
●積水路段:若積水漫過輪胎近1/2處,不要試圖強行通過
●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時:盡量繞行,避免涉水行駛,若車輛已遭水淹,切勿啟動發動機,以免對發動機造成嚴重損害
●雨勢不大、路面泥濘、潮濕的濕滑時:道路摩擦系數大幅下降,在途經坡道、彎道時,應"輕打方向、緩踩剎車”
雨天行車出現以下情況,需盡快撤離
●堵車超過30分鐘仍在原地沒動 ,可從車內出來前行,看看水是否要淹過來
●看地 上水流的方向,若水往積水方向流而不是流向下水道,那水可能會很快漲起來
若車輛已熄火且水位在上升,需盡快從車內撤離
●要在水位到達車窗玻璃 下沿以前下車逃生
●若車門車窗已經打不開 ,第-時間找砸窗工具破窗而逃
砸窗技巧
破窗工具:汽車安全錘、錘子、方向盤鎖、拖車鉤、坐椅頭枕、鐵棍
●前后風擋玻璃最厚實,不宜選擇從前后風擋玻璃處逃離
●前側窗玻璃會厚于后車窗,應優先考慮從后車窗逃生
●若天窗面積足夠大 , 可試圖砸開天窗逃生
●幾乎所有的電動天窗車型,在天窗控制面板內或是附近隱蔽安裝了一套純機械的天窗開合機構 ,用一支小搖把便能夠迅速地打開天窗
●若身邊沒有破窗工具 ,車內快滿水時車]最易打開,迅速開門逃生
居家一族
1.檢查房屋,如果是危舊房屋或處于地勢低洼的地方,應及時轉移。
2.檢查電路、爐火等設施是否安全,關閉電源總開關。
3.室外積水漫入室內時,應立即切斷電源,防止積水帶電傷人。
4.提前收蓋露天晾曬物品,收拾家中貴重物品放到高處。
5.預防居民住房發生小內澇,可因地制宜,在家門口放置擋水板或堆置沙袋。
6.注意夜間的暴雨,提防舊房屋倒塌傷人。
7.打雷時,要關好門窗,離開進戶的金屬水管和與屋頂相連的下水管等。
8.盡量不要撥打、接聽電話,或使用電話上網,應拔掉電源和電話線及電視天線等可能將雷擊引入的金屬導線。穩妥科學的辦法是在電源線上安裝避雷器并做好接地。
9.在雷雨天氣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
五、遇到洪水怎么辦?
洪水來臨前,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
洪水包圍時,要設法盡快與當地政府防汛部門、公安消防取得聯系。利用船只、木排、門板、木床等,做水上轉移。
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墻,做暫時避險,等待援救。不要單身游水轉移。
六、災后防疫
洪水過后,做好防疫。
七、遇到地質災害怎么辦?
出門前
在雨季出行前,一定要收聽當地的天氣預報,大雨后盡量不要到山區旅行。
郊游中
盡可能避開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溝底部扎營。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
在野外
要注意觀察周圍環境,特別要留意是否聽到遠處山谷傳來打雷般的聲響,如聽到要高度警
惕。
災害發生時
如果遭遇泥石流,要立即朝著與泥石流垂直的方向逃跑,而且要向高處的山坡上跑。
在室內
居住在山洪易發區或沖溝、峽谷、溪岸的居民,連降暴雨時,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如有異常
應迅速逃離現場。